悲哀!多少企業熬過了環保督查,卻死在了低價競爭!
時間:2019-10-20 09:11:13 閱讀:6453
鉛酸蓄電池圈 今天
近年來,各行各業是如履薄冰,在逆境中求生存。各行業各種“倒閉”、“關停”、“破產”、“轉讓”、“合并”、“拖欠工資”、“業績下滑”、“虧損”的消息不絕于耳。
除了這些政策法規之外,內在的低價惡性競爭也在吞噬企業的好光景。為了維系客戶、保證有生意可做,一些人不惜以“保本”姿態賣貨,加重了更多中小型企業倒閉風險。現在看來,比“環保關停”更可怕的是“低價競爭”。
電池“品牌”為何賣了“白菜價”?
電池行業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形下,不少人紛紛以低價換市場,因此出現“價不抵料”的結果,最后部分黑心生產商只能偷工減料,提供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產品。最終也就不得不賣到了“白菜價”。
另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低價競爭的模式也會導致企業根本沒有精力專注到技術革新方面上去。
我們常常聽一些人說利潤太低,有些甚至還自嘲連老婆都養不起了,說到底都是低價競爭惹的禍。其實大多數用戶還是特別明智的,同樣的東西,那么低廉的價格,除了質量不可靠,還會有什么原因?
價格問題本質上就是行業自律問題。而行業協會也該出面進行干預,成立相應的價格同盟,并按照物價指數的變化,人工費上漲,管理成本的增大等因素,參照國外行業產品價格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價格標準體系,規范價格,把那些惡性壓價的企業剔除。
另外,也可以舉辦一系列企業評優活動,比如質量評定、技術評定、信用評定、技術職稱評定等等。而企業面對競爭與其降價減少利潤還不如在服務和自己信譽度等方面下足功夫。
過度價格戰正對中國的上下游產業形成致命影響
作為技術和品牌優勢相對缺乏的中國企業,采用一定的價格戰,對于市場競爭力有一定幫助,但是過度的價格戰,將會對中國的上下游產業形成致命沖擊。
價格戰影響上游產品質量
一分錢、一分貨,過度的價格戰,必然影響質量,影響上游的產品質量,過度的價格戰,企業缺乏好的效益,必然對上面環節進行進一步擠壓,這種擠壓會導致上游環節收益進一步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難以有優質的質量,會引發各種問題。國內目前很多產品質量問題,除了監管力度、職業自覺性缺乏問題外,也與這種價格戰引發也有著一定的關系,過度的價格戰引發某些環節的偷工減料,影響質量問題。近些年一些國產產品在國內消費者心中的信心下滑就與此有很大關系,無論是對目前,還是未來都極為不利。
價格戰影響上游制造企業效益
不否認在制造環節,存在洗牌、升級、淘汰的情況,但是過度的價格戰,同樣也給上游生產廠家造成了致命的沖擊,作為微笑曲線中,本就是收益最低的一個環節,所獲得的利潤遠小于掌握技術、和掌握營銷推廣、品牌運作的企業,而過度的價格戰,下游廠家在過度降低價格的同時,也會把價格的壓力,轉嫁到上游生產環節,進一步壓低上游制造企業的收益,讓上游企業不堪壓力。
價格站影響下游品牌企業技術研發
過度的價格戰,所影響的不僅是產品質量、生產制造企業的收益,同樣,對下游品牌企業形成負面影響,過度價格戰的結果,就是品牌企業的收益同樣很低,而收益低的結果,就是在技術研發上投入的費用較低,而技術研發想要獲得優勢,往往意味著巨額資金的投入,先進技術和人才的引入,沒有這些,很難。
被稱為國內技術派代表,也是目前最成功的國際化企業華為,它的成功就與其一直巨大的技術研發投入有很大關系,2014年華為研發投入408億元、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500億元,過去十年研發累積投入1900億元,這巨大的研發投入,為華為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的一路攻城略地發揮了巨大作用。
正如任正非所說“低價格、低質量、低成本,會摧毀我們未來的戰略競爭力。企業必須有合理的盈利,才會去持續投資研發。沒有適當的利潤積累,把利潤打這么低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戰略上破壞這個產品”
因此,過度的價格戰將會產品質量,影響口碑和市場,對長期形成不利影響,同時對中國的制造業形成沖擊,更為致命的是,對于企業而言,低利潤導致低的研發投入,意味著技術上無法占據未來的優勢,如任正非所說,將會摧毀未來的戰略競爭力,對中國商業的未來是致命的。
過度價格戰還讓中國企業面臨致命沖擊
目前,全球產業的第五次大轉移已經是一種趨勢,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國的人口紅利優勢正在打折,一方面,部分領域中國的生產成本已經與發達國家(美國等)持平,生產的競爭優勢不在,另一方面,東南亞、以及非洲一些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生產成本已經遠低于中國,例如越南的勞動成本甚至達到中國的四分之一,導致生產制造環節外流越來越明顯,一些跨國公司,如阿迪達斯等,已經將生產環節轉移到東南亞,而且,這種現象未來不會減弱,只會越來越明顯。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的制造業繼續升級,過去那種依靠勞動力成本、人口紅利優勢的低端產業轉移無法避免,中國要努力制造業的附加值,把握住高附加值的生產制造。
面對這個沖擊,如果中國的企業不提升產品和品牌的競爭力,提高附加值,將會失去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海外采購消費力證明了中國不是缺乏消費力,而是“中國的產品沒有滿足中國消費者成長、提升的需求”,如果不能提升,將會失去中國市場,倘若不能推出優質、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如如任正非所說,將失去未來戰略競爭力。
中國企業要升級,從價格戰升級成為價值戰,否則將失去未來!
在一個變化的時代,不進則退,商業競爭同樣如此,企業要學會與時俱進的調整,適應時代的變化。否則,將失去未來。
在制造業環節,減少過去那種依靠勞動力成本、低附加值競爭產業,提升企業的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從低技術含量升級到高技術含量——非一般企業短期內難以提升的競爭力,從而讓制造環節依然保持競爭力,占據中高端競爭環節。
而品牌運營企業同樣如此,提升自己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從價格戰升級到技術戰、品牌戰,當價格優勢失去后,憑借技術和品牌依然擁有優勢、占據市場。
在前三次產業轉移中,第一次轉移的美國、第二次轉移的日本、第三次轉移的韓國,正式通過這種升級,在產業轉移后,憑借升級后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依然在市場上占據優勢,通過先進的技術和領先的品牌優勢,在轉移生產制造環節后,依然保有優勢。中國也必須完成這種升級!
無論時代怎么變,產品力、品牌力都是競爭的核心,而過度的價格戰是很難在這些方面構建長期的優勢,失去未來!企業一定要盡快完成轉型,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構建自己的優勢!否則危機越來越嚴重!
低價競爭,捅死同行
網上一則很火的因“低價競爭,捅死同行”的新聞傳遍各大媒體,事情是這樣的:
2017年5月,江西永修一家電動車店的老板大白天被同行用刀捅死。原來一個顧客先是在對面店問換購48V20AH的電池什么價,店主看見是自己的老顧客。就報價400元,誰知顧客還嫌貴,走了。來到對面一家店問價,店老板報價260元換購,成交之后,顧客還跑到對面店質問老板,一樣的牌子別人換購260元,而你賣我400元,我還是你的老顧客,平時還不知道你黑我多少錢?店主一氣之下,從家里拿出一把刀,來到對面店里,連捅三刀,把剛剛換完電池的店老板殺了。
天暢科技(電話:4001-868986)擁有三大生產基地,400余種鉛酸蓄電池型號,是華南地區較早生產鉛酸蓄電池的廠家,2V.4V.6V.12V全系列新型閥控密封式免維護蓄電池、太陽能蓄電池、摩托車蓄電池等。產品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出口11個國家和地區,歡迎來電洽談。